壓延機鍛件是壓延生產中的關鍵設備。壓延機的輥筒數目,至少有三輥,也有四輥或五輥;以三輥和四輥最為普遍。五輥主要用在硬質片材的生產上,一般用得較少。輥筒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型、L型、逆L型、正Z型、斜Z型、直線型等。
壓延機主要是由機體、輥筒、輥筒軸承、輥距調整裝置、擋料裝置、切邊裝置、傳動系統、安全裝置和加熱冷卻裝置等組成。機體主要起支承作用,包括機架和機座,也用以支承輥筒、軸承、調節裝置和其他附件。輥筒起壓延成型作用,是壓延機中最主要的部件。當然主機加熱及溫度控制裝置、冷卻裝置、引離卷取裝置、輸送帶、刻花裝置、金屬檢驗器、β射線測厚儀等以及軸交叉裝置、預應力裝置等,這些同樣也是壓延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。
鍛造工藝按成形方法則可分為自由鍛、模鍛、冷鐓、徑向鍛造、擠壓、成形軋制、輥鍛、輾擴等。坯料在壓力下產生的變形基本不受外部限制的稱自由鍛,也稱開式鍛造;其他鍛造方法的坯料變形都受到模具的限制,稱為閉模式鍛造。成形軋制、輥鍛、輾擴等的成形工具與坯料之間有相對的旋轉運動,對坯料進行逐點、漸近的加壓和成形,故又稱為旋轉鍛造。
軸類鍛件的主要技術要求
(1)尺寸精度和幾何形狀精度
軸的軸頸是軸類零件的重要表面,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軸工作時的回轉精度。軸頸的直徑精度根據使用要求通常為1T6,有時可達1T5.軸頸的幾何形狀精度(圓度、圓柱度)應限制在直徑公差之內。精度要求高的軸則應在圖上專門標注形狀公差。
(2)位置精度
配合軸頸(裝配傳動件的軸頸)相對支承軸頸(裝配軸承的軸頸)的同軸度以及軸頸與
支承端面的垂直度通常要求較高.普通梢度軸的配合軸頸相對支承軸頸的徑向圓跳動一般為0.01?0.03mm.精度高的軸為0.001?0.005mm。端面圓跳動為0.005?0.01mm。
(3)表面粗糙度
軸類鍛件的各加工表面均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。一般來說,支承軸頸的表面粗糙度值要
求最小.為Rα0.63?0.16 配合軸頸的表面粗糙度值次之,為Rα2.5?0.63。